掃一掃
手機瀏覽
智能推薦
項目人才資訊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2022-01-29 09:56
1月中旬,青島市人才服務工作現場推進會在青島高新區召開,會議全面總結了青島市人才服務工作取得的成效,并隆重表揚了涌現出來的人才服務工作典型。
作為青島市“人才特區”,近年來,青島高新區始終以“人才引領、產業集聚、創新驅動”為發展主線,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后,園區更是在第一時間響應,統籌做好專業化引才、平臺化聚才、市場化用才、生態化留才,人才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截至目前,高新區已累計引進院士35名,高層次專家150余人,人才總量突破5萬人。人才流入實現爆發式增長,戶籍人口連續三年增速在50%以上,2021年增速達67%。
專業化引才 打造“人才蓄水池”
在青島高新區,青島小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用6年時間,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創業小公司發展成為一家三維機器視覺技術領域國內領先企業;青島中電綠網新能源有限公司5年間把電力物聯網做到了“行業領先”;青島海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連續2年入選新一代“青島金花”……這些企業的快速成長,都與人才的推進息息相關。
人才是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根本,打造“人才蓄水池”就相當于鑄就了創新發展的最強引擎。
以“青有獨鐘 贏在高新”為招聘品牌,2021年,青島高新區聯合高校先后開展6場大型線下人才招聘活動,直接促成就業1000余人;鏈接頭部中介,高新區與“前程無憂”聯合啟動“高新區2021年全球線上招才引智活動”,平臺簡歷突破11萬份,與“智聯招聘”聯合成立“高新區-深圳招才引智工作站”,幫助全區企業對接碩博、高級管理人才、研發專家等人才崗位需求1000余個。
圍繞“3+1”主導產業鏈條,青島高新區積極推進“頭部企業+高端人才”科技攻關雙核驅動發展模式,探索柔性引才新路子。在全市率先建立“機器人產業專家協作聯盟”,集聚國內外50余位機器人領域“高精尖缺”高層次專家,同時推動區內科捷、新松等頭部企業與一流高校達成戰略合作,通過“飛地”模式鏈接高端智力資源,全年協助解決區內科技攻關難題200余次。
柔性引才、異地用才,高新區專業化引才模式愈發靈活多樣,人才“蓄水池”持續深挖,續足發展動力。
平臺化聚才 搭建“人才聚賢臺”
2021年12月28日,2021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領域賽(青島)在青島高新區拉開帷幕,共計10個項目的需求方和挑戰方達成合作意向并舉行簽約儀式,為2021年賽事活動畫上圓滿的句號。
近年來,高新區堅持把賽事平臺、孵化平臺、產業平臺、“揭榜掛帥”平臺等作為吸引人才、成就人才的重要載體,為人才搭建有利于創新創業的發展平臺。在過去的一年里,青島高新區“賽事頻頻”,先后舉辦第六屆中國創新挑戰賽、第七屆“市長杯”?海創匯?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第八屆“藍貝國際創新創業大賽”、2021(GIAC)智能視聽大會等有較大影響力的國際賽事,吸引國內外50余個地區的1000余個項目參賽,累計引進優質項目300余個,引進產業人才500余位。
用活平臺聚才助推器,青島高新區在全市率先發布《青島高新區科技攻關“揭榜掛帥”實施方案》,啟用科技成果轉化線上對接平臺,深入300余家企業征集企業技術創新、高端人才需求180余項,推動產學研主體實現對接100余次,并積極引入外部“活水”,建立起了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目前,青島瑞思德生物科技等6家企業已通過“尋榜、張榜、揭榜”成功達成與山東省智能機器人應用技術研究院等6個挑戰團隊的合作。
為持續引才、聚才,青島高新區搭建多維平臺,2021年,園區以中國青島留學人員創業園為依托,擴增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作為留創園運營載體,同步開展留學生人才的招引。同時,以歐盟項目創新中心為媒介,與法國索菲亞科技園合作,建立歐洲一流科技園區青島中心,目前已促成14家中外企業達成合作協議。
市場化用才 強化“人才強磁場”
讓人才價值實現最大化,歸根到底需要市場的力量。高新區堅持從市場規律出發,推進人才事業和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從人才引進、人才推薦、激勵保障等方面實施政策突破,給予人才各展氣場、創造價值的廣闊空間。
1月14日,青島盤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首發上市申請獲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委員會審議通過,成為今年青島轄區第一家過會企業。企業上市實現“開門紅”的背后,是青島高新區對人才企業上市梯隊建設的高度重視。2021年,青島高新區面向全區高層次人才梳理“企業上市白名單”,全面發起企業上市攻勢。目前,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順利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審議,有望成為青島市科創板的“第6股”。瑞思德生物、斯坦德檢測等10余家企業正在進行上市輔導,形成競爭排隊籌備上市的梯隊建設蓬勃畫面。
同時,青島高新區鼓勵企業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自主實行協議工資、項目工資、特殊津貼、安家補助等激勵保障制度,根據薪酬情況,為人才積極爭取各項配套獎勵資金,并積極推進政金企才融資合作模式,幫助人才解決融資難題。
2021年,高新區先后幫助人才企業獲得各級科技資金支持1.71億元,為680余家人才企業兌現惠企政策資金9.97億元,撥付人才補貼2865萬元,投入科技研發經費17億元。在高新技術人才的共同努力下,青島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將突破400家,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近600家,人才專利擁有量突破2200件,人才的市場化主體地位不斷提升,智力貢獻更加突出。
生態化留才 完善“人才舒適圈”
1月21日, 位于青島高新區的首創奧特萊斯項目正式營業,為青島市民提供了更多消費選擇,也讓高新區的商業氛圍更加濃厚。
近年來,青島高新區人才加速流入,連續三年人口增速超50%,為保障人才有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青島高新區從人才綜合服務、住房保障、醫療保健、道路建設、商業配套、教育保障等多個方面,加快高品質城區建設。
在人才綜合服務方面,青島高新區不斷提升“全程網辦”服務水平,打造集人才綜合服務、人才住房、畢業生補貼、企業創業補貼、社保、職稱、檔案等于一體的人才綜合服務大廳。2021年,高新區共完成各類人才服務事項3000余項,均實現了線上“零跑腿”服務或線下“一次辦好”。
在住房保障方面,建成租賃型人才住房2252套,均按高標準統一裝修,屋內整體廚房、電熱水器等生活必備設施齊全,2021年,青島高新區為全區300余家企業的1400余位人才配租租賃型人才住房1200余套。除租賃型人才住房,青島高新區還建有全市規模最大的產權型人才住房,目前已建成6180套,累計配售近2000套,人才住房配售實現“日常申請、季度審核、批次分配”。
在城市環境方面,青島高新區全年打通“斷頭路”13條,困擾高新區10年之久的華中路全線貫通;青島五十八中建成啟用,中歐國際城初中、新業路小學主體封頂;首創奧特萊斯趕在農歷春節前開業、金茂覽秀城開始外立面施工;醫療配套也日漸完善,目前康復大學附屬醫院主體封頂、青島眼科醫院紅島擴建工程加快推進。同時,青島高新區還擁有祥茂河、瀾灣藝術公園等水系景觀600萬平方米,道路綠化230萬平方米,為人才打造既容得下高樓大廈、也留得住鷗鷺齊飛的優質生活環境。